
哈喽,各位朋友,今天犀哥给大家带来一篇关于财经的评论,主要聊聊咱们中国的三艘航母时代。到了2025年,8万吨大小的福建舰正式列入,咱们终于拥有了三艘航母组成的战斗群!
不仅如此,三款反舰高超音速导弹、四艘两栖攻击舰,以及八艘055型驱逐舰都到位了。这一整套装备堆起来,远洋作战的实力一下子就提升不少。咱们国家海军是怎么搞到这份儿上的?
三航母时代来了,太平洋早不是以前那样了
说实在的,这些装备真是挺给力的,福建舰上的电磁弹射器,比美军的还顺手,舰载机的起飞效率直接提升了一个档次。
要说055型驱逐舰,那真是“航母的克星”呀!经过实战检验,它的综合性能让不少美国舰队都得竖大拇指,这可不是空话,是真正的硬核技术体现。
也许有人还不知道,这背后其实是咱们提前15年就完成了目标。早在1982年,刘华清将军就提出了“三步走”的战略:到2010年,要能在第一岛链内掌握主动权;到2020年,要扩展到第二岛链;到了2040年,能和美国海军在太平洋上比划比划。
结果嘛,2010年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就搞定战力了,到了2019年山东舰服役,算是凑够了两艘航母团队,还提前到2025年,就把那个最牛的目标给达成了。
之前,太平洋几乎就是美国的“后花园”,他们的军舰来了就走,想走就走,没人敢多说啥。现在情况不一样了,福建舰一登场,美军在亚太的演习次数明显增加,但大家都心里清楚,这显示出他们心里的焦虑。
咱们的海军早就不再像过去那样防守挨打了,现在还能主动参与制定区域规矩,这种转变,真是让人振奋不已。
不是说咱们想着争夺霸权啥的,主要是因为有了实力,才能站在平等的位置上说话。这个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,原本就该朝多极化方向发展,一家独大的日子早该过去了。中国海军的发展,不过是顺应这个大势而已。
当年那么穷,为啥敢想造航母?
回头看看1958年,那会儿的中国确实挺穷的,全国GDP只1380亿元左右,人均也就两百多块,国防开支刚超过五十亿元。
放到当今,这点钱可能连个发达县城一年的产值都不算多,那时候老百姓只要吃饱穿暖就挺好啦,谁还能想到造航母这种“奢侈品”呢?
更不用提那会儿的海军,都是些又老又旧的船,比不上日本的海上守备队,性能差得一塌糊涂。可就是在这种困难重重的情况下,我们居然立下了要打造世界一流海军的志向,放在当时,简直就像天方夜谭一样。
当年,教员在一次关键会议上说过一句话:“当前的太平洋还不算真正的太平洋,等我们来掌控了,它才是真正的太平洋。”
回过头来看,这话真是眼光挺远的呀,太平洋承担着全球超过一半的贸易和能源流通,要是有人能把控这片海域,那就基本等于握住了世界经济的核心命脉。这哪算得上是空想啊,分明看到了地缘政治的本质,实际上也是为国家长远布局的一盘大棋。
其实,一个国家的成长,就像人在过日子一样,不能只盯着眼前的事。那会儿中国把有限的钱都投在了国防和科技这些长远的方向上,这种战略眼光,还真是关键所在。要说耐心,咱这国真是下了大功夫,持之以恒,才能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大国之间的比拼,就像一场马拉松比赛,不在于谁起步快,而是看谁能坚持到最后。那些年,好多国家都嘲笑咱们的梦想太天真,可咱们就是静下心来,悄悄耕耘。这种“不在意一时成败”的韧劲,正是中国海军崛起的关键所在。
那些屈辱的日子,反而逼出了硬实力
真心讲啊,中国海军的发展历程,基本上也是一段忍辱负重的经历。还记得1993年银河号事件,美军毫不犹豫地强行登船检查,搞完之后连一句歉意都没有,那种被大国压制、感觉特别气得慌,真是挺憋屈的。
1999年南斯拉夫炸馆事件,咱们的领事馆被炸得稀烂,三名记者无辜遇难,那一句“他们不是炸得很准吗”,一出口就成了一代人的心头痛。
2001年南海撞击那事儿,飞天英雄王伟为了守住咱们的领空,拼尽了全力,最终没能实现自己从中国航母腾空而起的梦想。
这些事情可不是书本上的文字,而是真真实实的疼痛回忆。当回头想起,里面其实藏着个很残酷的道理:没有过硬的实力,在国际舞台上就没有发言权,只能被动挨打。
银河号事件其实就是美国在玩军事威慑的把戏,目的就是想控制咱们的海洋贸易线路,让我们知道光靠经济是不够的,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来护航,赚来的钱随时可能被人动手抢走。
咱们中国人就这样,越挫越勇,曾经的屈辱没有让我们气馁,反倒激发了努力奋进的动力,就像受到委屈时,要么自暴自弃,要么奋起反抗,我们选的可是后者。
这些年来,我们一边拼经济,到了2024年,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了126万亿元,人均GDP也超过了1.2万美元,钱袋子鼓了不少。与此同时,也加大了国防预算,预计到2025年,军费会达到1.5万亿元,逐步把军事力量给提升上去了。
中国海军提前15年完成了战略目标,可不是碰巧,而是多方面因素一齐发力的结果,都是扎扎实实的硬底子。
在产业上,海军的建设和高科技产业就像两个互相帮衬的搭档,造航母、驱逐舰啥的,都得靠尖端技术,这也促使造船、航天、电子这些行业不得不不断攻坚克难。
这些产业一旦发展起来,不仅自己水平提升了,还能反过来帮咱们海军装备升级打下基础。这种良性循环,真是让咱们海军越发底气十足,越发有劲头。
中国海军的崛起,从根本上说是国家整体实力的体现,这可不只是一场单纯的军事胜利,而是战略眼光、韧性以及发展方式多方面共同取得的成就。如今咱们的海外利益逐渐扩大,从非洲的资源开采到中东的能源合作,都得靠海军的保护,所以说,未来四艘、五艘航母的时代肯定会到来,这不是虚张声势,是实际需要。
证券配资最简单最准方法,旷世配资,北京网上炒股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